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02-27

随着预算改革的逐步实施,高校在日常经营、财务资金管理使用和流通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作为基层财务管理单位,前期主要以财务拨款和外部资金筹集为主,财务预算管理不成为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考虑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原有的高校拨款机制也在新时期改革的背景下分化瓦解。高校财务管理在自主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突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财务预算是指高校各项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高校预算是高校开展财务活动的前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财务预算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和预算执行三个过程,是控制高校财政收支的重要标尺。在新时期高校财政改革的整体背景下,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可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优化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确保高校各项事务的有序发展。
 
(2)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高校财务安全有关,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我国高校借助这一发展机遇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方面,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高校财政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校财政资金来源由单一财政拨款向多元化资金筹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高校财政资金成本的增加。如果高校财政收支不能平衡,就会出现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可见,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实现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1)缺乏预算管理意识,缺乏科学全面性
 
在制定学校发展计划时,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但高校预算往往只停留在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上,主要注重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对资金预算重视不够,不能科学估计学校在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对资金筹集能力和方式没有合理预测。资金使用随意,难以与学校发展计划同步,财政支付被动化严重,不利于学校规划的有效实施。
 
(2)编制预算时,方法单一
 
在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在编制过程中,往往简单地采用单一的方法,以以以往的财务数据作为编制的依据,增加去年财务支出总额的预期支出,而不是根据学校的即时发展计划编制预算,使得财务预算缺乏科学性。这将导致预算与实际所需资金数量的巨大差异,预算不能反映前瞻性和有效性。
 
此外,与原财务基础增长相比,“零基础预算”更符合预算科学,但操作相对复杂,虽然大学预算可以意识到“零基础预算”的科学性,但在实际编制操作中,往往基于简单的基础和增长方法。
 
(三)控制过程中预算时效性不足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预算控制机制,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难对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预算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高校预算控制的时效性不足在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表现出来:1。一般来说,高校在制定和发布预算指标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由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和预算指标,高校预算无法提前有效控制;2.事中,由于缺乏高校预算控制度,预算控制中没有标准化的控制制度,导致调整预算困难;3.事后没有详细分析预算,评估中也没有具体的参考方法,导致预算人员缺乏积极性。
 
(4)预算执行时弹性范围较大
 
由于高校具有独特的行政属性,财务预算没有明确的刚性约束,这使得高校财务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加灵活。一方面,高校各类发展项目没有及时分类细化;另一方面,由于预算水平的限制,预算难以及时到达高校各部门和发展项目,最终会形成突然花钱的局面,增加高校的整体预算。在预算执行机构方面,高校财务机构的财务预算往往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各高校财务机构的预算没有及时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动态调整难以及时反馈。
 
(5)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评价机制
 
预算管理需要一个匹配的评估机制,以测试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执行的效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但高校在预算管理中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难以掌握预算资金的使用和使用效率,一方面容易形成责任不明确、财务预算工作难以量化的缺点,另一方面难以有效调动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