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发布时间:2024-02-01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财务管理是否到位,在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求公立医院重视财务管理,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资金使用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然而,如何真正使财务管理在促进医院发展中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各公立医院财务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1、预算管理
 
国家有关公立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公立医院应当采取“计算其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贴、透支资金不补充、节约剩余资金”的预算管理方法。但由于我国财政资金有限,各级财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预算建议很少能够据实核定,使得医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2、在收入管理方面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传统,只注重财务会计,不注重管理;注重收入,不注重结构分析;只要收入目标完成,但没有仔细分析收入来源和结构,就无法实现收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医院面临的欠款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不时收回应收账款,形成医院坏账,是医院财务困难和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
 
3、支出管理方面
 
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没有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到位。医院科室的各种费用随意计入医院科室的医疗费用,甚至一些本应计入成本的费用也没有计入。在医院财务人员完全不负责任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对重要的实际数据而造成的失真并不少见,这不能如实反映医院各科室在医疗活动中的物资消耗和实现价值。
 
4、投资管理方面
 
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采购等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往往较大。一些公立医院对投资决策分析不准确,设备的引进和采购与其应用开发和效率评价环节脱节,导致医疗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
 
5、考核评价方面
 
公立医院的上级监督部门是当地的卫生行政机构,其对医院的监督和评价一般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质量本身,往往忽视财务监督。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财务评价体系不完善,奖惩不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不能真正实施,缺乏以医疗绩效调查为主要依据的完整性和综合评价。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不足的原因
 
一是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结构不规范。我国公立医院财务主体不明确,责任、权利、利益不平等。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是治理权的所有权,这关系到财务资源的配置和财务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存在所谓的“三权分离”,即所有权、控制权和受益权,公立医院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影响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使得公立医院的财务治理效率较低。
 
二是公立医院本身缺乏财务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公立医院缺乏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内部分工制度和相互制衡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缺乏财务治理评价和风险防范机制导致公立医院资产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坏账较多,固定资产使用和配置效率较低。这与没有建立一套业务绩效评价和评价体系,将奖惩、激励和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关。
 
三是公立医院外部财务治理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医疗服务业整体监管滞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缺乏强有力的财务监管手段。另一方面,政府审计部门缺乏对医院资金运作和使用的监督。公立医院财务资产监督评价体系和公立医院法人责任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