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财务管理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8-07

财务管理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公司财务理论是基于特定的企业假设,企业的不同定义和企业特征的实际变化将对公司财务理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基于传统的企业特征,一般属于价值管理理论。诚然,企业作为一系列合同的联系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企业的本质特征不是这种联系和实现合同本身,而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形成和活动中的财务关系。随着公司企业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理论对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前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问题。现实表明,仅仅从各自学科独立研究财务管理或财务治理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需要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理论内涵,因此必须与财务治理进行交叉整合研究。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义和企业财权的有效配置
 
合理界定和选择财务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导向机制,是保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高效运行、实施有效对接的前提。近年来,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经历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发展阶段。然而,在我国主流企业组织形式为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薄弱有效、法治建设初期、缺乏商业伦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义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既体现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资源供应商创造财富的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管理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性和实践性。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过于强调股东或企业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必然会将非价值的社会责任排除在财务管理目标之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改革局限于“股东至上”的逻辑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权被削弱的现状,以及企业在复杂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现实,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应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而且有机地结合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目标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企业的本质决定的。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总是与宏观社会的要求保持绝对一致。因此,国家往往利用法律手段强迫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很多场合都不能完全严格规定。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优化,这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于社会。如果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目标,忽视社会目标,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困难。特别是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责任,落实社会责任。这一坚持多边主义的理财目标,符合公司财务治理的思想和目标。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财产权配置不仅可以考虑股东和经理的利益,而且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在企业财产权配置中享有相应的财务权利和不同的财务利益需求。此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相机财务的治理也应在财务管理再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