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公益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规范
发布时间:2023-05-24

公益事业单位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主体不清楚旧会计业务只是公益事业单位基础设施项目业务预算结算,没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财政资金收支和结算,导致公益事业单位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严重脱节,增加后期会计工作量。同时,会计主体不明确导致公益事业单位经营效益不明确,影响公益事业单位后期建设工作[2]的发展。
 
(2)支付时间不固定。我国公益事业单位的经济事项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度。收付实现制度具有形式简单、实施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公益事业单位采用实现制度采购经济事项,可以简化公益事业单位的会计步骤,提高会计效率。但目前,我国许多公益事业单位在采购经济事项时采用集中支付制度。集中支付导致经济事项采购、实施和结算时间过长,导致会计收支不平,使得会计结果难以反映公益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社会效益。
 
(3)报告制度不完善资产负债、经营收支、财政资金流动和结算是新会计报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会计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旧的会计报告制度。但部分公益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制度缺乏现金流量表,导致公益事业单位领导不能准确把握基础项目建设的资金流动和财务状况,影响领导决策。同时,由于公益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政府补贴有一定的方向性,企业和社会募集资金有一定的延迟。公益事业单位会计难以管理真实预算,影响公益事业单位领导对决策的判断[3]。
 
(4)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公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还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然而,许多公益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没有纳入管理制度,导致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不高,增加了会计过程中的错误率。同时,公益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凭证填写不完善,影响会计工作的准确性。二是报表整理管理不规范。许多公益事业单位对会计报表没有标准化分类,导致会计工作混乱,影响账面情况。第三,数据整理不及时。公益事业单位的会计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需要会计人员及时整理数据,以便以后根据数据进行会计。然而,许多会计人员在这方面没有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整理数据,影响了后期会计工作的发展。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