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金融会计教学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3-03-29

现有金融会计课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培训目标的实施缺乏系统性
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我校提出了金融会计教学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主要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银行应用型人才,理论教学“必要”、在“足够”的前提下,加强金融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但在实际实施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不适应等问题亟待解决。
2.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
首先,课程与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的联系太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技术,但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然而,金融会计实践中基本技术的结合是必要的质量。二是对金融会计流程缺乏整体观念。如金融会计课程在基本会计方法单位,重点关注会计科目、会计方法、会计凭证、账簿设置和报表编制,根据学生实际操作培训的项目,在操作培训中,为了节省教师“填鸭式”而不是学生的独立操作,使学生对金融会计组织程序理解模糊,各单位课程学习后,无法达到独立操作的能力。第三,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培养金融会计人才,学生校外实习场所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然而,这些行业是特殊行业,考虑到风险因素,学生到银行、证券、保险单位实习只能在营业厅担任“指南”、“迎宾员”等工作,很难接触到具体的金融业务,导致学生实习只是一种形式,不能与学校学到的知识有机结合。
3.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能力差
金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然而,我们的教育方法只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的机制,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懒惰地思考。例如,在金融会计实践课上,教师将模拟银行操作软件制作成教学模板幻灯片,供学生参考难以解决的学习内容,我们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模板,放弃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师素质不能适应实践要求
近年来,金融高职院校拥有双师资格的教师越来越多。然而,真正达到双师资格的教师数量非常少,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理想的要求。我国目前的研究体系主要集中在理论考核上,即使教师获得了“银行资格证书”、“证券交易资格证”、许多证书,如“高级会计师”证书和“注册会计师”证书,只代表其理论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实际操作水平可能仍在原地。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