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方法对四大监管指标计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8
会计方法对四大监管指标计算的影响
1.会计方法影响监管指标的原因
会计方法影响扣除项目的计算,进而影响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净稳定资本比率)需要使用资本或资产扣除调整后的净值,股权资本,特别是普通股核心资本主要决定融资主体的长期融资策略和经营状况,短期内不能改变,选择方法空间极其有限,扣除项目很大程度上受会计方法的制约,会计方法发生变化,扣除金额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扣除项目的关注需要特别注意会计人员。
2.如何影响监管指标?
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净稳定资本比率)需要使用资本或资产扣除调整后的净值,因此扣除项目对这三个指标的影响方向一致,主要受金融工具分类计量、减值、股权投资、合并会计报表、商誉、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等具体会计方法的影响,监管工具中的拨备率指标主要受减值标准修订的影响。
(1)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当金融资产需要重分类时,选择重分类更有利于以摊余成本计量,可以提高监管资本。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取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可以重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或以摊余成本计量。重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从监管资本中扣除相应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重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产生的收益不需要从监管资本中扣除,可以均衡分配到每个持有期,减少了监管资本的波动。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选择摊余成本计量更有利,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指标。
(2)股权工具投资
需要对合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的股权投资做出合理的安排。对未纳入并表监管范围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应当相应扣除。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规定,所有股权工具投资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增加资产和收益的波动,降低监管资本指标。由于此类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质性的控制权,在发生财务困难时,不能随时实现并承担吸收损失的任务。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谨慎对待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做出合理的安排。
(3)套期会计
在满足现金流量套期和公允价值套期的同时,选择公允价值套期更为有利。巴塞尔协议III规定现金流量套期会计造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监管资本中扣除。对于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企业可以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公允价值套期。因此,套期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监管资本金额的确定。当条件满足时,选择公允价值套期的处理方法会给银行调整盈余的更大自由度。当公允价值套期产生净收益时,会增加监管资本。
(4)合并
少数股东的超额资本将形成集团监管资本的损失。少数股东在非全资子公司中享有的超额资本份额,不计入集团级监管资本。中国企业合并标准保留了中国特色经济体系的影响。当企业因长期股权投资需要合并报表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仅从少数股东的超额资本扣除来看,两类企业的合并成本没有差异。
(5)商誉
扣除商誉增加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成本。巴塞尔协议III商誉需要从普通股中扣除。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商誉是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的。本规定不鼓励银行以超额资本的形式取得被收购方的股权,以现金或再融资的形式取得被收购方的资产,损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原股东的利益。银行可以考虑以换股并购的形式,其并购成本低,不损害普通股资本。
(6)预期损失准备金缺口
预期损失准备降低了监管资本的周期效应。在内部评级框架下,如果贷款损失准备金与预期损失相比存在差距,差距部分应从一级资本的普通股中全额扣除。“已发生损失模型”转为“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确认环节提出了更加谨慎的要求。预期损失使准备时间提前,预期损失可逐步分配到贷款期限,降低资本周期效应,帮助银行建立更严格的资本担保和管理体系。
(7)动态拨备率
预期损失模型影响动态拨备率的计算。考虑到会计谨慎原则,会计在确认收入和损失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仔细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损失。损失确认标准是,如果有确切证据表明资产有减值迹象,则需要确认相应的减值准备。可以看出,原来的损失确认标准仍然谨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更谨慎的损失确认方法,即预期损失。预期损失模型同时对会计确认方法和时间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可能影响其他类型资产在减值准备中实施更严格、更谨慎的计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