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04
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对策
(1)明确高职会计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鉴于五年制学生的特殊性,五年制高职会计学生的定位应更加明确直接,即为当地中小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使学生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合格的初级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成为当地企业的骨干会计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合理建立会计教学课程体系
为顺利实现高职会计教学目标,学校应根据当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理建立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以初级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研究课程为教学重点,以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确定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模块和岗位知识体系,合理分解各岗位的专业能力,整合业务流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融入各会计专业能力模块。
(3)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
会计是一门应用学科。会计教育不仅要注重会计基础理论,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培养优秀的会计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师素质是关键。一个合格的会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会计实践知识和教学能力。目前,大多数会计教师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计实践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一线的社会实践,提高教师处理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招聘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到学校工作,丰富培训教师队伍,提高培训教学水平。
(四)加强校内培训基地建设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一次只能接受几名学生的实习。此外,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较低,大多数企业不欢迎学生实习。虽然有些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但只使用实习生作为劳动力来帮助,做更多的家务,真正让学生做更少的会计业务。因此,许多学生报告说,在实习单位实习很少接触会计业务,既没有填写凭证,也没有记账,也没有经营会计业务的机会,使实习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建立校园会计培训基地,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当地企业会计数据为学生会计基础,在学校虚拟环境中完成会计培训任务,缩短会计理论与企业实际差距,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培养五年制会计专业学生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会计实践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校外培训基地不仅培养教师的培训教学能力,而且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会计教育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