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是财经专业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2-11-07
1.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1.1课程的地位
“基础会计”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讨论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方法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学好这门基础课程就是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
1.2教学的最终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会计原理、技能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借助贷款会计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掌握制造业企业处理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熟悉整个会计过程;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写和审计技能、会计账簿的类型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中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应注意会计基本原理的解释、会计方法的指导、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教学目标。
1.3教学目的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在整个专业学科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希望学生掌握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会计理论基础、会计方法和简单操作技能;另一部分是组织会计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基础会计”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更深入的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离开学校进入工作铺平了道路。其教学目标应定位为:系统、科学地讲解会计的理论基础和会计方法,以会计对象、要素和科目为主线.以会计方法为辅线,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到深入介绍课程的理论基础、会计方法和组织程序,重点反映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注册会计账户的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为学生今后踏上会计岗位奠定基础。
2.本课程的主要问题
“基础会计”它是会计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在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遇到了入门困难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未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1教与学分离
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辅助(学校或教师自行选择)。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教学。教师首先完成会计理论教学,然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以会计方法为框架。过多地强调了理论知识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这种会计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学习、教学实践与德育工作分未能很好地结合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合作性等。不利于实现广西独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教学与实践分离
大部分高校都在“基础会计”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忽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环节。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许多高校一般以教材为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以理论课程为中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总结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应对期末考试。
3“基础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财经专业的必修课,很多人一直关注这门课的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强”:应用性强,实用性强,会计性强,管理性强,所以“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不断进行,但也有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基础会计”这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课程。目前,许多高校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枯燥乏味,没有创新。学生在传统模式下学习,感觉过于死板、枯燥、单调,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厌倦了课程,不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教育,使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
4.改革教学计划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师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主导地位,作为辅导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问题有更透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拓展学生的思维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可引入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项目工作过程中共同开展实施完整工作项目的活动。项目教学的主要模式是“首先,提问和引入项目基础理论——学生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社会角度为未来就业创造条件。”项目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